粉笔
2011-11-3 12:14:21 本站 浏览量:
因节才入众人诗,至殁依然生就直。身碎成仁寻常事,染白师发彩生知。
——题记
做了教师之后,先前许多不熟悉的东西现在都熟悉了,粉笔就是其中之一.提到粉笔,忽然想起初中时曾经写过一篇赞美老师的作文,老师的批语中有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时读到这句诗,总觉得有一句是在写粉笔.尽管李商隐的这首诗通篇都未赞颂教师,更不可能写粉笔,但我却印象很深地记下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十年之后,我会拿起粉笔向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传授知识.
然而给我的感觉,粉笔因为平时太过常见,似乎并不被人们重视.若不是因为想到教师节,若不是因为自己是教师,估计我也不会写这么一首描写粉笔的绝句.可是,如果以古人的眼光来看.粉笔却有非凡的气质和品格.因为它生来正直,随着黑板上字体增多而身体渐渐消瘦,然而正直的外表和内心却始终没有改变.况且它的生命说长就长,说短就短,长在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短在可能几分钟就要粉身碎骨.这种品格似乎比四君子之一的竹子还要高贵.竹子虽然也正直,尚不免招来腹内中空的评论.而粉笔腹空的时候正是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古人把杀身成仁当作很庄重的事,倘使竹子被暴雨折断,估计有许多情感细腻的人要因灵感顿将而作诗写文.可是,一节课不知有多少粉笔灰飞烟灭,可又有多少人因此叹息呢?何况还有不懂事的学生会把粉笔断成子弹互相扔着玩,这样的场景又有谁会想到粉笔来到人间的使命呢?
这样一件东西因为没有生命而遭受如此的待遇,想来我都有些为它抱不平.而我这样的描述并非做作,而是的确想从日常见到的粉笔身上得到一些启示.当我们能从一些事情身上得到启示时,这些事情自然有了师的味道,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恩师的敬畏是由来已久的,只要有适当的情景,没有谁会对教给我们做人的老师心生不敬.而粉笔应该也有这样的作用.粉笔一根根用去,日历一页页翻去,春来冬往中,万事都在变化,而老师的头发也渐渐沾染了粉笔的碎屑,先前还能弹去,后来却怎么也弹不掉了,相反倒会越弹越多.
其实,用蜡烛来形容教师的鞠躬尽瘁,倒不如用粉笔来比喻教师的无私奉献.蜡烛的时代毕竟在原来我们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或许会不清楚蜡烛究竟都可以用来做什么,除了生日蛋糕上的娇气的小蜡烛,他们难以明白在曾经的黑夜中,是蜡烛带给整个世界的人类以希望的光明.况且,我们讲课的时候几乎并不接触蜡烛,又怎么让学生清楚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而粉笔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有课堂的地方就有它,无论是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寻找这样一件东西应该比蜡烛要容易的多.所以,我喜欢粉笔,不仅因为它默默而来又默默而去,更因为它是那样普通,普通得让你天天看见却总也想不起来要去写几个文字来赞美它.
想到一个故事. 魏国的信陵君锥杀了晋鄙,解救了邯郸,击破了秦军,保存了赵国,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欢迎他.唐雎对信陵君说:“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问:“何谓也?”唐雎回答说:“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仔细读读这段话,的确让人受益匪浅.“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别人对我有恩惠,我不应该忘记;我对别人有恩惠,却不应老放在心上。然而想想粉笔,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世人不仅没有念及它的功劳,却以为这是它理所应当去做的.世人理所当然的想法不禁没有显出人类的智慧,却束缚了自己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