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来了“粉笔”不能走
2012-6-22 15:49:15 本站 浏览量:
近日总务处负责采购的曹老师向我求证:“是不是现在的老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越来越强?”面对曹老师这个与他本职工作不相关的问题,我也很好奇地反问:“你是怎么得知的呢?”他说:“前两年一学期要买5箱白色粉笔,现在一学期只需买1箱……”事实确实如此,反观当下课堂,老师们使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娴熟,板书却越来越少,漂亮的板书更是屈指可数。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就正如无论照相技术多么发达,依然代替不了艺术家的写生一样;无论多媒体多么发达,都无法也不应该代替板书。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板书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优势互补,而不是“你进我退”的关系。然而,板书目前面临的尴尬困境不得不让我们回过头去进一步挖掘和梳理板书的功能和价值。 三A牌粉笔
1、构建知识框架,强化知识要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和意义建构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是否能够建立系统而清晰的知识体系将决定他掌握知识的程度和今后创造性运用知识的程度。教师通过逐步板书,并完整呈现当堂教学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逐步建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复制和记忆知识。另外,可以用不同色彩甚至不同字体来强调关键知识,包括处于知识框架中的结点知识,包括核心知识等等。这就要求板书要条理清楚,重点明晰,字句简洁,对比突出。
2、逐步呈现过程,促进内化顿悟。有的老师不愿写板书,其理由就是板书慢,没有多媒体呈现来得快。其实,恰恰是多媒体的这个“快”暴露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劣势,那就是“电灌”比“话灌”更可怕。板书有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讲写结合的过程,给学生理解顿悟、内化知识、强化记忆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否则学生就会“听其昭昭,实则昏昏”,出现“听得懂课,做不起题”的现象。
3、及时反馈信息,展示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艺术和生命在于师生间思维和心灵的碰撞激发、即时对话和动态生成,即教学情境的变化性和丰富性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去针对性、个别化地实施教学。多媒体课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要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进行,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教材,无法根据课堂情境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课件可以事先准备,但教学过程不可能事先完全设计好。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教学设计以外的问题,往往是最有亮点的地方,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与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严肃的黑板及时记载学生的精彩、激情的争论、疑惑的释放、娓娓道来的评述、浮出水面的结论……这种“及时反馈”、“表达情境化”的优势,是预设性课件不可比拟的。
4、艺术表达书写,实施文化熏陶。板书不但是呈现知识和思维,还能表达情绪和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汉字韵味无法替代,手写板书更亲切,书写汉字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民族文化熏陶,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所以,著名特级教师刘显国在其所著的《板书艺术》一书中提出板书具有内容美、形式美、书法美三大美育功能,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总之,“鼠标”来了,“粉笔”不能走,教师要学会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艺术化教育和有效化教育的契合点。